Friday, 11 March 2016

愛哭的女孩

對於每一個人,電影的意義都不同。對於文青,電影是思考人生的第一步。對於偽文青,電影絕對是show off的第一、第二、第三⋯⋯和最後一步。我記得有「電影是夢工場」這樣的一句說話。然而對我來說,電影是人生,一個個我從未經歷過卻又如此相似的人生。

在現實生活中,我很少哭,就算哭也不會表露於人前。可能因為是單親家庭的大家姐,是家中的第二把交椅吧,小時候總覺得自己必需要堅強起來,要替媽媽撐著這頭家,慢慢心腸變得愈來愈硬,甚至被人冠以「冷血」的罪名。

這一切都在我戀愛的時候結束。愛情最可怕又最獨特的地方是,你的喜怒哀樂全都掌握在另一個人的手中,就算像我如此理智的人都突然化身林黛玉,對方的一句說話就可令我對著螢幕在抽抽噎噎,對方打一個表情符號就可以哄得我眉開眼笑。一開始我很不習慣,這種無法自控的心情就好像在溺水中,你一直盼望著有人拋來一個救生圈給你。這與我十多年來的認知都不一樣啊,人怎麼可以倚靠別人?人怎麼可以相信其他人?這不是一場賭博嗎?

但到現在,當我慢慢習慣了自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時,我卻很慶幸自己終於能像Chandler說的: “ open the gate.” 以前心如止水的我就像心電圖的那條直線,雖然不會受傷害,雖然能夠安安靜靜的做著自己的事,但我卻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。現在我看到心電圖上那上上落落的波動,我會摸著跳動的心感歎著: 真好啊,現在我活著了,現在很多事都有了意義了。”

在我看求婚大作戰時,我為渴望回到過去的執著哭。
在我看code blue時,我為著一幕幕的生離死別而哭。
在我看我的少女時代時,我為了我的少女時代而哭。
在我看醫龍時,我為了團隊的合作和神賜的奇蹟而哭。
在我看瑯琊榜時,我為了那份熱血和赤子之心而哭。

我並沒有做過醫生,並沒有回到過去,也沒有拯救人類,但我應該是編劇最愛的觀眾,因為我會他們寫下的一句句台詞中,有意安排的bgm下淚點奇低,每個淚點都一定不負眾望哭得泣不成聲。有時候,我是感動,更多的時候,只是電影或劇中的掙扎讓我想起了我的親人,我的青春,我的故事,心中的那份委屈,不甘,後悔都隨著眼淚流出身體外,對著這些無可奈何又無法休止的情緒,哭是我最後的防線。

每次哭完,身體都輕了一點。

每次哭完,勇氣都多了一點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